时间: 2025-05-02 06: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4:34
“全方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所有方向或所有方面都涉及或覆盖。基本含义是指全面、无遗漏的考虑或涵盖所有可能的方面。
在文学中,“全方位”常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全面发展或一个故事的多维度展开。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强调某事物的全面性或完整性。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或战略规划,它可能指全面的市场覆盖或全面的策略布局。
同义词中,“全面”强调的是没有遗漏,而“多方位”和“多维度”则强调了多样性和深度。反义词中,“片面”和“单一”强调了局限性和不全面。
“全方位”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相对较新,主要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而普及。它源自对英文词汇“omni-directional”或“all-around”的直接翻译,反映了现代汉语对科技和管理领域新概念的吸收。
在文化中,“全方位”常用来强调全面性和完整性,这与人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中,随着全球化和技术的发展,全方位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全方位”这个词汇给人以全面、周到和细致的印象,常带有一种积极和全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全面考虑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规划一次旅行时使用“全方位”这个词汇,意在确保行程覆盖了所有重要的景点和活动,确保旅行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全方位的风,吹过无边的草原,每一叶草都感受到它的温柔和力量。”
视觉上,“全方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全景的画面,覆盖了所有的角度和细节。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一种全面的、无死角的声音覆盖。
在英文中,“全方位”可以对应“omni-directional”或“all-around”,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强调了全面性和无遗漏的特点。
“全方位”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确性和丰富性,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全面性和完整性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和全面地表达我的思想和观点。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