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9:44
“摧灭”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摧”和“灭”。字面意思是指彻底摧毁或消灭某物,使其不复存在。基本含义是彻底破坏或终结,通常带有强烈的负面意味,表示一种极端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摧灭”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或暴力行为导致的巨大破坏,如“战火摧灭了整个城市”。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形容某种强烈的负面情绪或行为,如“他的愤怒几乎摧灭了我们的友谊”。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工程学,“摧灭”可能特指某种破坏性技术或方法。
同义词:摧毁、消灭、毁灭、歼灭 反义词:建设、修复、保护、维护
同义词中,“摧毁”和“毁灭”更侧重于物理上的破坏,而“消灭”和“歼灭”则更多用于生命体或敌对势力的彻底消除。反义词则强调建设性和保护性的行为。
“摧灭”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和《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摧灭”常与战争、灾难等负面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破坏和失去的恐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警示人们珍惜和平与稳定,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和冲突。
“摧灭”这个词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破坏、失去和绝望。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战争、灾难和人际关系破裂的深切反思,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种极端的负面经历,如失去亲人、破裂的关系或重大的失败。例如,一个人可能会说:“那场车祸摧灭了我的梦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黑暗如潮,摧灭了白昼的光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战火摧灭的废墟,或是被自然灾害摧毁的家园。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爆炸声、哭泣声或寂静无声的废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nnihilate”或“obliterate”,它们在语义上与“摧灭”相似,都表示彻底的破坏或消除。
“摧灭”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传达了强烈的负面情感,还反映了人类对破坏和失去的深刻认识。了解和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经历,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与稳定,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和冲突。
1.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