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29
数理统计 是一个结合数学和统计学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并据此做出决策。数理统计的核心在于使用数学模型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数据,包括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生物学、工程学等,数理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口语和文学中,数理统计可能被提及作为科学严谨性的象征,或者在讨论数据驱动决策时被引用。
同义词:统计学、数学统计、统计分析 反义词:定性分析、主观判断
数理统计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7世纪的概率论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从基础的概率计算到复杂的统计模型的广泛内容。
在现代社会,数理统计在决策制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无论是在商业、政府还是科学研究中。它帮助人们基于数据做出更加客观和科学的决策。
数理统计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可能代表着挑战和学习的乐趣,而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意味着复杂性和难以理解的数学公式。
在日常生活中,数理统计的应用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在健康监测、投资决策等领域,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传播的趋势,或者预测股市的波动。
在诗歌中,数理统计可以被用来象征秩序和逻辑:
在数据的海洋里,数理统计是航标, 指引我们穿越波涛,抵达真理的岸。
数理统计可能让人联想到图表、图形和数学符号。在视觉上,它可以与清晰的数据可视化图像相关联;在听觉上,可能与冷静、理性的声音或数学讲座的声音相联系。
在不同语言中,数理统计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和应用领域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它被称为“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数理统计是一个强大且多面的工具,它不仅在学术研究中至关重要,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理解和掌握数理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世界,做出基于数据的决策。
1.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3.
【统】
(形声。从糸(mì),充声。本义:丝的头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统,纪也。 、 《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
【组词】
统绪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