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7:51
词汇“公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根据字面意思,“公”通常指公共的、公开的,而“察”则有观察、审查的含义。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公察”可能指的是公开的观察或审查,可能涉及公共事务、社会现象或法律程序等方面。
由于“公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但从字面意思来看,它结合了“公”和“察”两个常用汉字,可能在某些专业领域或特定语境中逐渐形成。
在强调透明度和公正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公察”可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用于确保公共事务的公开和公正。
由于“公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但在讨论公共事务或法律问题时,可能会涉及相关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阳光下,公察如镜,
映照出每一丝不公。
由于“公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英语中,可能对应“public scrutiny”或“public oversight”。
“公察”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和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公开和公正的重要性,是社会监督和法律审查的重要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相关概念。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