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0:51
词汇“受厘”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根据一些古籍的解释,“受厘”可能指的是接受祭祀后的福祉或恩惠。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受厘”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指的是接受祭祀后的福祉或恩惠。在古代,祭祀是一种重要的**活动,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恩赐。
由于“受厘”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中几乎不使用,但在古代文献或**相关的专业领域中可能会有所提及。
“受厘”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祭祀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逐渐被其他更为通俗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祭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因此,“受厘”这一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信仰和文化*俗。
对于现代人来说,“受厘”这一词汇可能会带来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情感联想,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祭祀场景和神灵的恩赐。
由于“受厘”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受厘”融入到描述古代祭祀场景的诗歌或故事中,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神秘感。
结合古代祭祀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受厘”这一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和**意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接受神的恩赐可能会用“blessing”或“grace”等词汇来表达。
“受厘”这一词汇虽然较为生僻,但它反映了古代的信仰和文化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厘】
(形声。从里,从“里”,表示与居住家居有关。本义:家福;幸福)。
同本义。
【引证】
《汉书·文帝纪》。如淳注:“福也。”-祠官祝釐。 、 《汉书·贾谊传》-上方受釐坐宣室。 、 扬雄《甘泉赋》。服虔注:“福也。”-逆釐三神者。
【组词】
恭祝新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