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7:47
比较:指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概念、现象等,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或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或评价它们。
比较一词源自拉丁语“comparare”,意为“使之相等”。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ompare”,在中古英语时期进入英语词汇体系。
在现代社会,比较无处不在,从商品评测到个人成就的衡量,比较成为人们做出选择和评价的重要工具。
比较可能引发竞争、焦虑或自我反思。在积极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设定目标和改进。
在购物时,我经常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以确保我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诗歌: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与你比较, 如同星辰与尘埃, 各自闪耀,各自沉默。
视觉:想象两幅画作并排放置,通过比较它们的色彩、构图和主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意图。 听觉:比较两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可以体验音乐的多样性和创作者的独特风格。
在不同语言中,比较的概念普遍存在,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compare”和中文中的“比较”在基本含义上相似,但在具体用法上可能有所差异。
比较是一个基础且强大的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做出决策,并在个人和专业层面进行改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比较的技巧对于清晰和有效地沟通至关重要。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较】
(形声。从车,交声。本义: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士大夫以上的乘车,较上饰有曲铜钩)。
同本义。
【引证】
《考工记·舆人》-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 、 《诗·淇澳》。释文:“车两旁上出轼者。”-猗重较兮。
【组词】
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