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6:23
四门学:在古代教育体系中,四门学是指国子监下属的四所学校,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律学。其中,四门学主要招收庶民子弟,是古代为普及教育而设立的学校之一。
四门学一词源于**古代,具体词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四门学在宋代逐渐衰落,但其概念和影响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四门学的设立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普及的重视,尤其是在唐代,四门学的设立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四门学让我联想到古代庶民子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故事,这种联想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通过学*实现自我提升。
在我的教育经历中,四门学的概念提醒我教育的重要性和普及性,让我更加珍惜学*的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四门学:
四门学堂开,庶民子弟来。
书声琅琅响,智慧之花栽。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四门学堂内,学生们坐在简朴的教室里,认真听讲,书声琅琅。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古代教育的朴素和纯粹。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教育机构可能被称为“平民学校”或“普及教育机构”,但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会有所不同。
四门学作为古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教育普及的理念。在现代,四门学的概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教育的重要性和普及性。通过对四门学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