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39:54
词汇“忍古”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忍”和“古”这两个字的含义,以及可能的组合意义来进行分析。
由于“忍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但可以推测,如果“忍古”作为一个词汇存在,它可能指的是对古代事物或传统的忍耐或接受。
由于“忍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忍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其确切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但可以推测,“忍”和“古”这两个字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历史上相对稳定。
在中华文化中,忍耐是一种被推崇的美德,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古代文化中,忍耐也被视为一种智慧和修养的体现。
由于“忍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不会直接遇到这个词汇。但忍耐和尊重传统文化的概念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在诗歌中,可以尝试使用“忍古”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忍古之心,传承千年智慧,
在现代浪潮中,不失其根。
由于“忍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进行跨文化比较。但忍耐和尊重传统的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尽管“忍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对“忍”和“古”这两个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忍耐和尊重传统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对于培养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