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3:18
月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月亮像钩子一样弯曲的形状,通常指的是农历月初或月末时,月亮呈现出的新月或残月的形态。
月钩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月”和“钩”两个字组成,描述月亮的形状。在古代文学中,月钩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在**文化中,月钩常与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象征团圆和思念。在西方文化中,月钩有时被用来象征神秘和浪漫。
月钩给人以宁静、美丽和哀愁的联想。它常常让人想起夜晚的宁静和远方的思念,或是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月钩可能与某个特别的夜晚或某个重要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
诗歌:
月钩轻挂夜幕间,
星光点点伴君眠。
梦回故里情难断,
一缕相思寄云端。
月钩的视觉联想是夜晚天空中的一弯新月或残月,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夜晚的虫鸣或是远处传来的悠扬乐声。
在不同文化中,月钩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在**文化中,它常与团圆和思念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与浪漫和神秘联系在一起。
月钩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描述了月亮的形状,还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联想,是语言中富有诗意和情感色彩的一个词汇。通过对月钩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钩】
(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gōu),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 钓鱼或挂物用的钩”)。
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引证】
《说文》。韵会引作“曲鉤也。”-鉤,曲也。 、 《玉篇》-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 、 《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鉤。 、 《国语·晋语》。注:“带鉤也。”-申孙之矢,集于桓鉤。 、 《孟子》-岂谓一鉤金。 、 《庄子·胠箧》-窃鉤者诛。 、 《诗·大雅·皇矣》。传:“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以尔鉤援。 、 《汉书·韩延寿传》。注:“兵器也。”-作刀剑鉤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