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23
词汇“放刁把滥”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行为不端、耍无赖或做事不讲道理。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放刁把滥”字面意思是指放纵刁钻、滥用权力。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故意刁难他人,利用自己的权力或地位为所欲为,不讲道理。
“放刁把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权力滥用的批判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也用于描述个人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因此“放刁把滥”这种行为是被社会所不齿的。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不遵守社会规范、滥用权力的人。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不道德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讲道理、守规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不讲理、耍无赖,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放刁把滥”作为一个角色的特点,通过这个成语来塑造一个不受欢迎的反面形象。
想象一个狡猾的人在滥用权力,可能会联想到一些阴险的笑容或不公正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abuse of power”或“acting in bad faith”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放刁把滥”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用来批评那些不讲道理、滥用权力的人。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
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户,专一打点衙门,擸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让他些个。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刁】
乖巧,机灵。
【引证】
《再生缘》-这话实在刁的,说到我心里了。
[方言] 稻、麦、谷、高粱等抽的穗。
3.
【把】
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引证】
《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左手承弣。 、 《文选·潘岳·射雉赋》-戾翳旋把。
【组词】
茶壶把儿;印把子
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
【引证】
《淮南子·缪称》-无把之枝。
【组词】
花把儿;梨把儿
4.
【滥】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滥,泛也。 、 《荀子·子道》-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 、 《列子·黄帝》-滥水之潘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