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6:00
词汇“休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休偃”进行分析:
“休偃”的字面意思是停止、休息。其中,“休”表示休息、停止,而“偃”则有倒下、停止的意思。结合起来,“休偃”通常指停止活动,进行休息。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休偃”常用于描述军队或人群停止行动,进行休息的情景。例如,在《左传》等古代史书中,可以看到“休偃”用于描述军队在战斗间隙的休息。
“休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休”和“偃”都是古代常用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休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更多地保留在古代文献中。
在古代社会,军队和民众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休偃”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休息和恢复体力的重视。
“休偃”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联想到在繁忙和紧张之后的放松和恢复。
在现代生活中,“休偃”可以用于描述任何需要休息的场合,例如工作后的休息、旅途中的短暂停留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休偃”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例如:“夜幕降临,万物休偃,唯星光闪烁。”
“休偃”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片宁静的田野上,人们和动物都在休息,周围是宁静的自然环境,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休偃”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rest”(英语)、“repos”(法语)等,都表达了休息的意思。
“休偃”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人对休息的重视。了解和学习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底蕴。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偃】
(形声。从人,匽(yàn)声。本义:仰卧;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偃,僵也。 、 《广雅》-偃,仰也。 、 《左传·定公八年》-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鉏。 、 《吴越春秋》-迎风则偃,背风则仆。 、 、 《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
【组词】
偃腹、 偃寝、 偃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