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1:59
木琴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一系列长短不一的木制音板组成,这些音板按照音高顺序排列。演奏时,演奏者用两根木槌敲击音板,产生清脆的音色。木琴的音域通常较广,可以覆盖多个八度,是管弦乐队和各种音乐合奏中的常见乐器。
木琴的英文名称“xylophone”源自希腊语的“xylon”(木头)和“phone”(声音)。木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木琴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不断改进,音色和音域也得到了扩展。
在许多文化中,木琴被用作教育工具,帮助儿童学习音乐基础。在一些非洲和亚洲的传统音乐中,木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木琴的音色通常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童年、自然或宁静的场景。
个人经历中,木琴可能与学校的音乐课或家庭音乐活动相关,作为一种培养音乐兴趣和技能的工具。
在诗歌中,木琴的音色可以被比喻为清晨的鸟鸣或溪流的潺潺声,增添诗意的氛围。
木琴的视觉形象通常与整齐排列的木板和敲击的动作相关,而听觉上则与清脆的敲击声和回响相连。
在不同文化中,木琴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变体,但其基本原理和功能相似。例如,非洲的木琴可能具有更丰富的装饰和不同的音色特点。
木琴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不仅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各种文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了解木琴的定义、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乐器的多样性和美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与木琴相关的词汇和概念,可以丰富我们的音乐知识和文化视野。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