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08
世道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社会状况、时代风气或社会道德风尚。它涵盖了社会整体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
“世道”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等,用以描述社会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道德评价。
在**传统文化中,“世道”常与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相联系。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世道”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世道”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变迁。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社会正义、道德沦丧或时代进步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听到长辈们用“世道”来表达对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感慨,这种用法让我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世道”:
世道如潮水,
人心似浮萍。
变迁中寻觅,
永恒的价值。
在英语中,“世道”可以对应为“the state of the world”或“the way of the worl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社会状况和时代特征。
通过对“世道”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人们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世道”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