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53
分星掰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将星星分开,将两样东西掰开。基本含义是指做事非常细致、精确,甚至到了过分的地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非常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细节。
在文学作品中,分星掰两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红楼梦》中,可以用来形容贾宝玉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敏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某人过于计较小事,不够大方。在专业领域,如会计或法律,这个成语可以形容专业人士在处理数据或案件时的精确和细致。
同义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细致入微 反义词: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分星掰两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源自古代对天文观测的细致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行为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细致和精确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学术和工艺领域。分星掰两** 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任何工作中都应该追求完美和精确。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严谨和认真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人。同时,它也可能带有一种批评的意味,暗示某人可能过于计较,不够灵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分星掰两,虽然这确保了工作的高质量,但也使得项目进度有时显得缓慢。
在诗歌中,可以将 分星掰两 用来形容月亮的细致光芒,如:“月儿分星掰两,照亮夜的每一角落。”
视觉上,分星掰两 可能让人联想到夜空中星星的细致分布。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钟表的滴答声,象征时间的精确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nitpicking" 或 "meticulous",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对小细节的过分关注,而不像 分星掰两 那样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分星掰两 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行为态度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细致和精确的含义,还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这些品质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3.
【掰】
张开。
【引证】
《红楼梦》-我时常掰着嘴儿说一阵,劝一阵,哭一阵!
【组词】
掰脸、 掰交情
4.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