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39:19
词汇“焦心热中”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焦心”和“热中”两个词组成,通常用来形容人非常关心某事,以至于内心焦虑不安,热情高涨。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焦心热中”字面意思是指内心焦虑,热情高涨。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件事情非常关心,以至于心情焦虑,热情高涨。
“焦心热中”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焦心”和“热中”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焦心”指的是内心焦虑,而“热中”则指热情高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事的极度关心和焦虑。
在文化中,关心家庭和社会事务是一种美德,但过度关心有时会导致焦虑和压力。因此,“焦心热中”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焦虑和紧张。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为了家庭或工作而过度操心的人,他们的热情和责任感有时会转化为压力和焦虑。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对一个重要的项目焦心热中,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推进项目,以至于影响了我的睡眠和健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焦心热中夜未央,月下独酌思量长。”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深夜里焦急地来回踱步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时钟的滴答声,或者是心跳的加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bsess over”或“be overly concerned about”,但这些表达没有“焦心热中”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焦心热中”这个成语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极度关心和焦虑情绪方面的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4.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