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8:11
焦忧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焦”和“忧”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极度担忧或焦虑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平静。
焦忧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焦忧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焦”(指火烧得很旺,引申为极度)和“忧”(指忧愁、担忧)组成。在古代文献中,焦忧的使用并不频繁,但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上升。
在现代社会,焦忧常常与快节奏的生活、高压的工作环境以及个人期望的不满足相关联。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性时的内心状态。
焦忧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紧张、不安和痛苦。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深夜的辗转反侧,或是面对困难时的无助感。
在个人生活中,焦忧可能出现在面对重要考试、工作面试或是家庭问题时。例如,我曾经因为即将到来的工作面试而感到焦忧,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在诗歌中,焦忧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
夜深人静,焦忧如影随形, 心中波澜,无法平息。 星光黯淡,思绪万千, 唯有时间,能解这忧愁。
视觉联想:焦忧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紧锁的眉头或是紧握的拳头。
听觉联想:焦忧可能让人联想到急促的心跳声、不安的脚步声或是深夜的叹息。
在英语中,焦忧可以对应于“anxiety”或“worry”,但“anxiety”更偏向于一种持续的、无特定对象的焦虑状态,而“worry”则更具体指向对某事的担忧。
焦忧 是一个描述内心极度不安和担忧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焦忧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和理解人们在面对压力和不确定性时的情感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