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5:39
“半弓”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有两种含义:
“半弓”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对弓箭状态的描述。在古代,弓箭是重要的武器和狩猎工具,因此“半弓”这个词汇在军事和狩猎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传统文化中,弓箭与武士精神和礼仪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半弓”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武术或军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半弓”这个词汇给人以紧张、准备和力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即将爆发的能量和即将展开的行动。
在体育比赛中,我曾见过**员在起跑线上保持半弓的姿势,那种专注和准备的状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半弓”:
他的心,如半弓待发, 在爱的战场上,准备一击必中。
想象一个弓箭手站在清晨的森林中,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的半弓上,那种静谧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以及弓弦微微颤动的声音,都能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lf-drawn bow”,虽然在日常英语中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弓箭手或相关场景时,这个表达同样有效。
“半弓”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于日常对话,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准备和力量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弓】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弓,兵也,所以发矢。 、 《正字通》-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 、 《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 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组词】
弓手、 弓壶、 弓号、 弓剑、 弓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