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06:03
“东兔西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东边的兔子,西边的乌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分布广泛或分散无序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东兔西乌”常用来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观或描述人物活动的范围广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活动范围大,或者某事物的分布不集中。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生态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物种分布的广泛性。
“东兔西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文人根据自然现象创造的。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天象或地理景观,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事物的分布状态。
在文化中,东和西常被用来象征方位和广阔的空间。兔子在文化中象征敏捷和生育,而乌鸦则常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此,“东兔西乌”在文化上也有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描绘和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广阔和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带有一种无序和混乱的联想。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或者描述一个项目的覆盖面非常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兔西乌,星辰大海,我心之所向,无边无际。”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或森林,兔子在东边跳跃,乌鸦在西边飞翔。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兔子的跳跃声和乌鸦的叫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广泛分布的状态,如英语中的“scattered everywhere”。
“东兔西乌”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事物的分布状态,也反映了*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