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58:50
分片包干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将一个整体任务或工作区域分割成若干小块或片段,然后分配给不同的个体或团队负责完成。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一种分工合作的方式,以提高效率和责任明确。
在不同的语境下,“分片包干”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分片包干”这个词汇源于**,特别是在集体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被广泛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其核心含义——分工合作——保持不变。
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分片包干”曾经是集体劳动的一种常见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也强调了个体责任。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有序和效率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
在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将家务分片包干给孩子们,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分片包干的田野,每一片都有它的守护者,共同编织着丰收的梦。”
想象一片广阔的田野,被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个小块都有农民在辛勤耕作,这种场景可以带来一种秩序和和谐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vide and conquer”或“task delegation”,但这些表达更侧重于策略和分配,而不像“分片包干”那样强调合作和责任。
“分片包干”这个词汇体现了分工合作的理念,有助于提高效率和明确责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分工合作的场景。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片】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组词】
唱片儿、 画片儿、 相片儿、 影片儿
3.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4.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