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2:22
炙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炽热的阳光”,通常用来形容阳光强烈、炎热的状态。在中文里,“炙”字有烤、烧的意思,而“阳”则指阳光或太阳,因此“炙阳”形象地描绘了阳光如同火烤一般的强烈和热辣。
在文学作品中,“炙阳”常用来营造炎热、干燥的氛围,增强场景的感官体验。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炙阳”来形容夏天的酷热天气。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中,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阳光的强度,但“炙阳”作为一个形象的表达,仍然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
同义词:烈日、骄阳、炎阳
反义词:阴凉、寒阳
“炙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的两个字“炙”和“阳”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强烈阳光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阳光往往象征着生命、活力和正能量。因此,“炙阳”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天气的词汇,也隐含着对生命力和热情的赞美。在社会背景中,夏季的炙阳常常与农作物的生长、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密相关。
“炙阳”这个词汇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联想,让人想到夏天的炎热、汗水和活力。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夏日的美好回忆,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挑战和坚持。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遇到炙阳天气,那种阳光的强烈和热辣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炙阳”这个词汇的生动和形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炙阳”:
炙阳如火,燃烧着夏日的激情,
大地在它的拥抱中,绽放着生命的光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金黄色的沙漠在炙阳下闪耀;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的夏日歌曲,来增强“炙阳”带来的热辣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orching sun”或“blazing sun”,它们都传达了阳光的强烈和炎热,但“炙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更具有形象性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炙阳”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阳光的强烈和热辣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增强我的语言表现力。
1.
【炙】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炮当作灼。-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 《颜氏家训》-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 、 《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毋嘬炙。 、 《礼记·礼运》-以烹以炙。 、 《史记·刺客传》-置匕首鱼炙之腹中。 、 《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 《乐府诗集·西门行》-饮醇酒,炙肥牛。
【组词】
炙煿、 炙肉、 炙羊、 炙鼠、 炙鱼
2.
【阳】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阳,高明也。 、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 《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 《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利刊阳木而火之。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 、
【组词】
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阳陆、 阳濒、 阳林、 阳木、 阳柯、 阳崖、 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