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6:23
词汇“垂休”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下是对“垂休”这一词汇的分析:
“垂休”字面意思是指垂下休息,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生物因为疲劳或需要休息而垂下或放松的状态。
由于“垂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较少。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植物的枝叶在夜晚垂下休息,或者形容人因为疲惫而垂下头休息。
“垂休”由“垂”和“休”两个字组成,“垂”意为下垂,“休”意为休息。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休息被视为重要的生活部分,因此“垂休”可能与这种文化背景有关,强调休息和放松的重要性。
“垂休”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垂休”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一天的工作后放松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垂休”来描绘夜晚的宁静:
夜幕低垂,星辰垂休,
万籁俱寂,心灵得以安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晚花园的画面,花朵和枝叶垂下休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放松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垂休”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droop to rest”。
“垂休”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传达了一种宁静和放松的状态,对于理解语言中的细微差别和丰富表达有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境。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