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9:54
“固陋”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固”和“陋”两个字组成。其中,“固”通常表示坚固、固定或固执的意思,而“陋”则表示简陋、粗陋或见识浅。结合起来,“固陋”主要指思想保守、见识浅,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新观念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固陋”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思想或行为,如“他的思想固陋,无法接受现代科技的进步”。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心理学,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些人的认知局限。
“固陋”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固”和“陋”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别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不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不愿意改变或接受新事物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传统和经验是一种美德,但过度固守传统可能导致“固陋”。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常用来批评那些拒绝接受新知识或新观念的人,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固陋”这个词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固执、不愿改变的形象。它可能让人感到沮丧,因为这种态度往往阻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坚持旧观念的长辈,他们的固陋态度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影响了家庭和谐和个人的成长。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固陋的心墙,阻挡了春风的脚步,让新绿无法在心田生根。”
视觉上,“固陋”可能让人联想到老旧的房屋或过时的装饰;听觉上,可能是一种沉闷、不愿接受新声音的态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ld-fashioned”或“conservative”,但这些词的含义更广泛,不一定特指思想上的固陋。
“固陋”这个词在描述人的思想状态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事物。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
2.
【陋】
(形声。本义:狭窄,狭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陋,阨陕也。 、 《管子·侈靡》-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 、 《淮南子·修务》-生于辟陋之国。 、 《楚辞·自悲》-淩恒山其若陋兮。 、 《左传》-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 、 《论语》-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组词】
陋巷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