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6:54
词汇“救饷”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下是对“救饷”这一词汇的分析:
“救饷”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古代军事或政治活动中,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而采取的紧急措施。其中,“救”意味着救助、解救,“饷”则指军队的粮饷。
由于“救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一词汇,用以描述古代战争或政治动荡时期的粮食供应问题。
“救饷”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军事和政治活动的实际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粮食供应”、“物资补给”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军队的粮食供应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救饷”这一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粮食安全和军事稳定的高度重视。
提及“救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艰苦和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为保障国家安全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由于“救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救饷”这一词汇来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结合古代战争的画面或古代军队的号角声,可以更好地理解“救饷”这一词汇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救饷”的词汇,但类似的军事物资补给的概念在各个文化中都有体现。
“救饷”这一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应对策略。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但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它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饷】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餉,饟也。 、 《广韵》-餉,餉馈。 、 《说文》-饟,周人谓餉曰饟。 、 《尔雅》-饟,馈也。 、 《汉书·食货志下》-种饟粮食。 、 《汉书·严助传》-輓车奉饟者。 、 《后汉书·章帝纪》。注:“餉,粮也,古餉字。”-为雇耕佣,凭种餉。 、 前蜀·韦庄《纪村事》-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组词】
饷田、 饷人、 饷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