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1:12
词汇“救过不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短语,它可能是由几个单独的词汇组合而成的,但在标准汉语中并没有固定的含义。因此,我们将从这些词汇的单个含义出发进行分析。
由于“救过不给”不是一个固定短语,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了帮助,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或资源。
由于“救过不给”不是一个标准短语,它的词源和演变无法追溯。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人们可能期望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全面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只提供了部分帮助,可能会被视为“救过不给”。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失望或不满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帮助的不完整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某次紧急情况下得到帮助,但后续支持不足的情况,这时可以用“救过不给”来形容这种经历。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救过不给”作为一个情节转折点,描述主角在得到初步帮助后,仍然面临困境。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人在得到初步救助后,仍然处于困境中的情景,以此来传达“救过不给”的含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这种部分帮助的情况,但具体词汇会有所不同。
“救过不给”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标准短语,但它可以用来描述在紧急情况下得到部分帮助但没有得到全面支持的情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种词汇的灵活性和它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
时会计法严,钱粮完欠,每项各限十分定考成,条例繁赜,有司~。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给】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给,相足也。 、 《国语·周语》-事之供给。 、 《齐民要术·序》-岁岁广开,百姓充给。 、 《韩非子·有度》-则日不足,力不给。 、 《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组词】
给富、 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