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0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7:43
词汇“恤患”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恤”和“患”。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恤患”字面意思是指对患难者的同情和救助。其中,“恤”字有同情、救济的意思,“患”字则指困难、灾难或疾病。因此,“恤患”整体上表达了一种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的关怀和帮助。
“恤”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忧虑、担心,后引申为同情和救济。“患”字则有困难、灾难的意思。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恤患”这一表达同情和救助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恤患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在现代社会,恤患行为也被视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鼓励人们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恤患”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团结,以及在困难时刻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些恤患活动,比如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赠物资,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恤患行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恤患”:
在寒冷的冬夜,
恤患的双手温暖了孤寂的心,
星光下的承诺,
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废墟中,一群人伸出援手,帮助受灾者重建家园。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恤患”的力量和温暖。
在英语中,“恤患”可以对应为“compassion”和“relief”,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他人困境的同情和帮助。
通过对“恤患”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词汇在表达同情和救助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这类词汇,以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和温暖。
1.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恤,忧也。 、 《易·泰》-勿恤其孚。 、 《书·大诰》-不印自恤。 、 《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恤国事。 、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
【组词】
恤功、 恤恤、 恤民
2.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