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8:21
失容:指失去原有的容貌或表情,通常指因惊恐、悲伤、疾病等原因导致面部表情或外貌发生变化。
“失容”一词由“失”和“容”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表示失去,“容”指容貌或表情。随着语言的发展,“失容”逐渐被用来形容面部表情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视为内心情感的直接反映。因此,“失容”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被用来强调情感的强烈程度。
“失容”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恐惧、悲伤或震惊。它让人联想到突发的、不可控的**,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冲击。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某次意外或突发**导致自己或他人面部表情失控,这种经历会让人深刻理解“失容”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失容,/ 黑暗中,恐惧悄然生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因极度恐惧而面部扭曲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悲伤的旋律来增强“失容”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se one's composure”或“lose one's countenanc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因情绪波动而失去正常表情的状态。
“失容”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面部表情的变化,还反映了深层情感和心理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