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6:48
“仁王”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含义:
“仁王”一词源自**,最初是指守护佛法的神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也被用来尊称那些具有仁德和力量的历史人物。
在文化中,“仁王”象征着力量与仁慈的结合,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中的护法概念。
“仁王”这个词给人以庄严、神圣的感觉,联想到保护和正义的力量。
在参观**寺庙时,我曾被仁王的雕像所震撼,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和宁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仁王”:
在古老的石阶上,仁王守护着晨曦,
他们的目光穿透了千年的尘埃,
在每一个寻求庇护的灵魂中,
播撒着慈悲与力量的种子。
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庙,仁王的雕像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背景音乐是悠扬的**音乐,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与敬畏。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护法神概念也存在,如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虽然形象和背景不同,但都体现了保护和力量的主题。
“仁王”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不仅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在历史和文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和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1.
【仁】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引证】
《说文》-仁,亲也。 、 《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 《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 《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 、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 《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诗·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组词】
仁人、 仁术、 仁宇、 仁瑞、 仁朴、 仁笃、 仁诲、 仁鄙
2.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