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55:33
“杀青甫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刚刚完成了一项工作或创作,特别是指文学作品或电影的拍摄完成。其中,“杀青”原指古代制作竹简时,将竹子烤干以书写,后引申为文学创作的完成;“甫就”则意味着刚刚完成。
在文学语境中,“杀青甫就”常用来形容一部小说、剧本或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刚刚结束。在电影行业,它特指电影的拍摄阶段结束,进入后期制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刚刚完成的工作或项目。
“杀青”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原指制作竹简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完成。
在**文化中,完成一项创作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此“杀青甫就”常带有庆祝和成就感的意味。
这个成语给人以成就感和满足感,因为它标志着一段辛勤工作的结束和成果的初步显现。
在我的工作中,每当一个项目或任务杀青甫就时,我总会感到一种轻松和自豪。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下风云变,杀青甫就时,墨香犹未散,心潮已澎湃。”
想象一部电影的拍摄现场,当导演喊出“杀青”时,整个团队可能会爆发出掌声和欢呼,这种场景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庆祝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rap up”,用于电影拍摄的结束,但“杀青甫就”更具有文学和历史的深度。
“杀青甫就”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完成标志,它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准确而富有情感地表达完成某项创作的喜悦和成就感。
弋钓书部,愿言注辑,合成六十卷,杀青甫就,轻用上闻。
1.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殺,戮也。 、 《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 《吕氏春秋·仲秋》-杀气浸盛。 、 《考工记·冶氏》-为杀矢。 、 《谷梁传·昭公十三年》-杀其君,虔于乾溪。 、 《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 陶潜《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组词】
杀猪;杀鸡;杀戒、 杀坏、 杀落、 杀坯、 杀鸡扯脖、 杀人灭口
2.
【青】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青,东方色也。 、 《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 、 《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时则有青眚青祥。 、 《素问·风论》。注:“肝色。”-其色青。 、 《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组词】
青磷、 青靛、 青焰焰、 青云万里、 青云干吕、 青冥、 青霄
3.
【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田中有菜苗之形。金文字形,变为从田父声的形声字。本义:苗)。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用于表字之后。
【引证】
《说文》-甫,男子美称也。 、 《诗·大雅·丞民》-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 明·魏学洢《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组词】
台甫
4.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