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9:06
攻苦食淡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攻克艰难,饮食清淡”。这个成语形容人能够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不追求物质享受,专注于克服困难和挑战。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节俭和坚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简朴,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坚韧。
在**文化中,攻苦食淡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社会背景下。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和节俭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自我的人。它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毅力和决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在偏远地区支教多年,生活简朴,教学认真,他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攻苦食淡的真正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山高路远,风雨兼程,
攻苦食淡,志在千里。
心怀梦想,不畏艰辛,
终有一天,花开满地。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登山者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背包简陋,食物简单,但他的眼神坚定,步伐稳健。这样的画面和背景音乐中的坚定鼓点,都能强化攻苦食淡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ndure hardships with perseverance" 或 "live simply and work har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精神是相似的。
攻苦食淡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坚韧和节俭的价值,也激励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保持积极和坚持的态度。
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1.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2.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
3.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4.
【淡】
(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淡,薄味也。 、 《礼记·中庸》-淡而不厌。 、 《礼记·表记》。注:“无酸酢少味也。”-君子淡以成。 、 《管子·水地》-淡也者,五味之中也。 、 《汉书·扬雄传》。注:“谓无主味也。”-大味必淡。 、 《世说新语·言语》-其水淡而清。
【组词】
淡酒;淡味;淡句、 淡而不厌、 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