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0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8:28
词汇“攻苦食俭”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表达。
“攻苦食俭”字面意思是努力克服困难,节俭生活。其中,“攻”指努力克服,“苦”指困难,“食”指生活,“俭”指节俭。这个成语强调在面对困难时,不仅要努力克服,还要在生活中保持节俭。
“攻苦食俭”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勤劳和节俭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扩展,但其核心意义——在困难中坚持节俭和努力——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勤劳和节俭被视为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并在社会中被广泛推崇。在经济困难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韧不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勤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家人在经济困难时期坚持攻苦食俭,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节俭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中攻苦,在岁月里食俭,心怀希望,步履不停。”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家庭在简陋的屋檐下,共同努力,节俭生活。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而坚定的,传达出坚韧和希望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ke do with less”或“live frugal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
“攻苦食俭”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困难时期保持坚韧和节俭,这种精神在任何文化和时代都是宝贵的。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在逆境中保持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1.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
2.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
3.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4.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