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6:00
扼死 的字面意思是通过用手或其他工具紧紧勒住某人的脖子,使其窒息而死。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涉及暴力和死亡,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极端的、致命的行为。
“扼死”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古代汉语中描述用手勒住脖子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扼死”可能带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一些文化中,它可能象征着暴力和邪恶,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某种压迫或限制。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悲伤。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死亡和悲剧。
在我的生活中,我很少遇到与“扼死”直接相关的经历,但它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或犯罪小说中,提醒我暴力和死亡的现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 黑暗中,扼死的声音, 如同绝望的呼喊, 在风中消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黑暗的房间,一个人用手紧紧勒住另一个人的脖子,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恐怖的氛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窒息的声音和绝望的呼喊。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trangle”或法语中的“étrangler”,都与“扼死”有相似的含义,但具体的使用和文化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扼死”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暴力和死亡的现实,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语言在描绘极端情感和场景时的力量。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1.
【扼】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搤,捉也。 、 《汉书·李陵传》-力扼虎,射命中。 、 《后汉书·荀彧传》-搤其喉而不得进。 、 《汉书·娄敬传》-不搤其亢。 、 《汉书·扬雄传》-搤熊罴。 、 《广雅·释诂三》-搤,持也。
【组词】
扼虎、 扼吭拊背、 扼襟、 扼臂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