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5:17
“外厢”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建筑物的外侧部分,通常是指房屋的外间或外侧的房间。在古代建筑中,“外厢”常常指的是正房两侧的厢房,与“内厢”相对,后者指的是内室或内间。
在文学作品中,“外厢”可能用来描绘场景,营造氛围,如描述古代宫廷或府邸的布局。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传统建筑或历史场景时仍会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历史学中,“外厢”可能被用来精确描述建筑结构。
“外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代建筑风格和居住*惯发生了变化,但“外厢”这一词汇仍然保留在汉语中,用于特定的语境和文化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内外有别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现在建筑布局上就是内外厢的区分。这种区分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划分,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礼仪规范。
提到“外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重与仪式感,或是历史的厚重感。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参观一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外厢”的实际应用,这让我对古代建筑的布局和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我可能会这样写:“金碧辉煌外厢静,内厢深处君王梦。”
想象一下,站在一座古建筑的外厢,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看到庭院中的花草,这种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布局概念可能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如日本的“外廊”(外の廊下),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有相似的空间划分意义。
“外厢”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对于理解*传统建筑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这样的词汇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视角和理解。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厢】
(形声。从厂(hǎn)相声。从厂,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厢,廊也。 、 《尔雅·释宫》。孙注:“厢,夹室前堂。”李注:“厢,谓宗庙殿有东西小堂也。”-室有东西厢曰庙。 、 张衡《东京赋》-下雕辇于东厢。 、 唐·韦应物诗-徘徊东西厢,孤妾谁与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