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6:46
生机:字面意思是指生命力或活力,通常用来描述生物体或自然环境中的活跃状态和生长潜力。
“生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生”和“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生”指生命,“机”指机会或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机”逐渐被用来形容生命力和活力。
在**文化中,“生机”常与自然和谐、生命循环和繁荣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赞美。
“生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长、希望和活力。它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震撼和喜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生机”:
春风拂过,万物复苏,
大地披上绿装,生机盎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鸟语花香,充满生机。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的鸟鸣和溪流的潺潺声。
在英语中,“生机”可以对应为“vitality”或“vigo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生命力和活力的概念。
“生机”是一个充满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生物和自然的活力,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美好愿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生机”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