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0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05:58
“生米”字面意思是指未经烹饪的米,即未煮熟的米粒。基本含义是指处于原始状态或未完成状态的事物。
在文学中,“生米”可能被用来比喻未成熟或未完成的事物,如“他的计划还是一锅生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事尚未准备好或未达到预期状态,如“这个项目还是生米,不能交付”。在专业领域,如烹饪或农业,它特指未加工的米。
同义词“糙米”指的是未去壳的米,而“未熟米”则强调米未经过烹饪。反义词“熟米”和“米饭”则指已经烹饪好的米。
“生米”一词源自汉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保持一致。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也被用来比喻其他未完成或未成熟的事物。
在文化中,米是主食之一,因此“生米”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也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各种未完成状态,反映了人对事物发展过程的关注。
“生米”可能让人联想到准备食物的过程,带来一种温馨和家庭的感觉。同时,它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未完成或不成熟的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生米”来描述那些尚未准备好或未完成的项目。例如,在工作中,我可能会说:“这个报告还是生米,我们需要更多数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生米在锅中轻轻跳跃,预示着一顿温暖的晚餐。”
视觉上,“生米”可能让人联想到白色、晶莹的米粒。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米粒在锅中跳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生米”可以对应为“raw rice”,但其比喻意义不如在汉语中丰富。
“生米”是一个简单但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指代未烹饪的米,还常被用来比喻各种未完成或未成熟的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