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1:39
徐达: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是明朝开国**朱元璋的亲信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战役,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文学作品中,徐达常被描绘为忠诚、勇敢的将领形象。在口语和日常交流中,提及徐达往往是为了强调其军事才能和历史地位。在专业历史领域,徐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军事策略、政治影响以及对明朝建立的贡献。
同义词:
反义词:
徐达的名字源自其家族姓氏“徐”和“达”,意为达到、实现。在历史上,徐达的名字因其卓越的军事成就而被广泛记载和传颂,成为忠诚和勇敢的象征。
徐达作为明朝开国功臣,其形象在**文化中代表着忠诚、勇敢和智慧。在社会背景中,徐达的故事常被用来教育后代要忠于国家,勇于担当。
提及徐达,往往会联想到忠诚、勇敢和智慧等正面品质。这些品质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高度推崇,因此徐达的形象往往能激发人们的敬仰之情。
在历史学*中,徐达的故事常被用来分析军事策略和领导力。在日常生活中,提及徐达可以用来强调忠诚和勇敢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徐达英名传千古,
战旗猎猎映日红。
忠诚勇敢心不改,
明朝基业铸辉煌。
徐达的形象可以与古代战场、战旗、战马等视觉元素相联系。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号角声等战争相关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徐达这样的历史英雄人物往往被赋予类似的正面品质,如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罗马的凯撒大帝等,他们都是以其军事才能和领导力著称的历史人物。
徐达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其形象在*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徐达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忠诚、勇敢和智慧等品质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徐达的故事和形象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例证,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这些正面品质。
1.
【徐】
(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安行也。 、 《易·困》。虞注:“坤为徐。”-乃徐有说。 、 《战国策·宋策》-徐其攻而留其日。 、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