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58:06
冰雕 是指用冰块作为材料,通过雕刻、切割等工艺手段创造出的艺术品或装饰物。它通常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制作,因为冰块在这种环境中不易融化。
冰雕一词源于对冰块的雕刻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冰雕技术不断发展,从简单的形状雕刻到复杂的主题和故事表达。
在北方的冬季文化中,冰雕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在哈尔滨的冰雪节,冰雕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当地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冰雕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惊叹和敬畏,因为它展示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联想上,冰雕让我想到冬季的美丽和寒冷的挑战。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参观了哈尔滨的冰雪节,那里的冰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些巨大的、细节丰富的冰雕作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冰雕: “在寒冷的夜空中, 冰雕闪烁着光芒, 每一刀每一刻, 都是艺术家的心血。”
冰雕的视觉联想是寒冷的冬夜中,冰雕在灯光下闪烁的美丽景象。听觉联想可能是雕刻时冰块碎裂的声音,或是人们在冰雕前赞叹的低语。
在不同文化中,冰雕可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意义。例如,在北欧国家,冰雕可能与冬季的庆祝活动相关,而在热带国家,冰雕可能更多是一种新奇的展示。
冰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技艺,也反映了特定文化和气候条件下的创造力。在我个人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冰雕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词汇,它激发了我对艺术和自然美的欣赏。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雕】
(形声。从隹(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同本义。
【引证】
《书·太古誓》-流之为雕。 、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必射雕者也。 、 《山海经·南山经》-其状如雕而有角。 、 唐·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组词】
雕悍、 雕鸷、 雕鹗、 金雕;海雕;坐山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