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2:57
漏箭: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它没有明确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从字面上看,“漏”通常指遗漏或泄漏,“箭”则指箭矢。将两者结合,可以理解为“遗漏的箭”或“泄漏的箭”,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组合并没有特定的含义。
由于“漏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有关于箭矢遗漏或失误的描述,但这些情况通常会使用更具体的表达,如“箭矢失准”、“箭矢未中”等。
由于“漏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示例句子是虚构的:
“漏箭”这个词汇在古代可能用于描述箭矢的失误或遗漏,但在现代汉语中,它并没有特定的词源或演变历史。它可能只是一个字面组合,没有形成固定的意义。
在古代**,箭矢是重要的军事和狩猎工具,因此与箭矢相关的词汇在文化和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然而,“漏箭”作为一个词汇,并没有在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形成特定的意义或影响。
由于“漏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或联想较为有限。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误、失败或不完美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漏箭”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表达。
在创作中,可以将“漏箭”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表达失误、错过或遗憾的情感。例如,在诗歌中:
风起云涌间,漏箭无声,
错过的是时光,还是心?
由于“漏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较为有限。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箭矢飞过却未命中的场景,或者是箭矢在空中划过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与“漏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如英语中的“missed shot”或“failed arrow”,但这些表达都是更常见的词汇,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组合。
通过对“漏箭”这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形成特定的意义或用法。它可能只是一个字面组合,没有在语言中形成固定的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箭】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箭,矢竹也。 、 《周礼·职方氏》-其利金锡竹箭。 、 、 《礼记·礼器》-如竹箭之有筠也。 、 《仪礼·乡射礼记》-箭筹八十。
【组词】
箭笋、 箭茁、 箭萌、 箭筠子竹、 箭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