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3:43
词汇“漏积”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者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和广泛的认知,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性的理解进行。
“漏积”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漏掉的积累”或“因漏而积累”。这可能涉及到某种物质或能量的流失,而这种流失导致了某种积累或后果。
由于“漏积”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使用,例如在工程学中,可能指的是由于系统泄漏导致的物质积累;在环境科学中,可能指的是污染物因泄漏而积累。
同义词:积聚、累积、积存 反义词:分散、消散、排放
由于“漏积”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漏”和“积”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因漏而积的意思。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背景下,“漏积”这样的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关注。
提到“漏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
由于“漏积”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漏积”来描绘一种因疏忽或错误导致的后果,如:“时间的漏积,在指尖悄然流逝,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因漏水而导致墙壁潮湿、发霉的画面;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低沉、忧郁的旋律,反映出漏积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漏积”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漏积”作为一个假设性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见词汇更为重要,而非常见词汇则需要在特定语境中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对“漏积”的分析,我们可以意识到词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词汇的特定含义。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积,聚也。 、 《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令野修道委积。 、 《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掌邦之委积。 、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
【组词】
积谷、 积居、 积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