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4:21
词汇“奇彦”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从字面上看,“奇”通常指的是不寻常、罕见或特别的事物,而“彦”则常用来指代有才学的人,尤其是指文人或学者。因此,“奇彦”可以理解为指一个非常杰出或有特殊才能的人。
由于“奇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奇彦”可能是由“奇”和“彦”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录其具体起源。在古代汉语中,“彦”字已有使用,而“奇”字则更早,两者的结合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人的非凡才能。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有才学的人总是给予高度的尊重和赞扬。因此,“奇彦”这样的词汇反映了社会对于知识和才能的重视。
提到“奇彦”,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文人学者,如李白、杜甫等,给人一种高雅、博学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在某领域有卓越成就的人,可以使用“奇彦”来形容他们,以表达对其才能的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奇彦挥毫泼墨处,千古风流人物夸。”
由于“奇彦”与文学和学术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古色古香的书籍、墨香和宁静的图书馆。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如英语中的“a remarkable scholar”或“a gifted intellectual”。
“奇彦”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才能,还体现了社会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某人才能的赞赏。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彦】
(形声.小篆字形。从彣(wén),厂(hǎn)声。彣,有文采。本义:有才学的人)贤士。才德出众的人;贤才;俊才。
【引证】
《说文》-产,美士有彣也。 、 《尔雅》-美士为彦。 、 《礼记·大学》-人之彦圣。 、 《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组词】
彦哲、 彦圣、 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