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40:00
复旧如新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恢复旧物使其看起来像新的一样。基本含义是指通过修复、翻新或重新装饰,使旧的物品、建筑或环境恢复到近乎全新的状态。
在文学中,复旧如新 可能用来形容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或对古老故事的重新诠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对旧家具或衣物的翻新。在专业领域,如建筑或古迹保护,复旧如新 指的是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工作,既要保留其历史价值,又要使其功能和外观符合现代标准。
复旧如新 这个词汇源于汉语,由“复旧”和“如新”两个词组合而成,强调的是恢复旧物的过程中达到新生的效果。在语言的发展中,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语境,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修复,也扩展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复兴。
在文化中,复旧如新** 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的追求,即通过修复和再利用,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复旧如新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希望、重生和创新。这个词汇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复旧如新 可以应用于家居装饰,比如通过重新粉刷或更换家具,使旧房子焕发新生活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旧梦复旧如新,时光的画笔,轻轻涂抹,昨日重现。”
结合图片,复旧如新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座经过修复的古老建筑,或是翻新后的家具。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修复工作中的敲打声或是新旧交融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vive the old to new”,虽然不如复旧如新 这个汉语词汇简洁,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复旧如新 这个词汇不仅在物质修复上有其应用,也在文化和精神层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让旧有的东西焕发新的生命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巴的到祖贯乡闾,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便欢然复旧如初。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鶹,即猫头鹰。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