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1:27
复查:指对已经检查或处理过的事物再次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完整性或合规性。
复查一词由“复”和“查”组成。“复”意为再次,“查”意为检查。在古代汉语中,“复”常用于表示重复或再次的动作,而“查”则一直表示检查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复查”。
在强调精确和质量的社会文化中,复查被视为一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在医疗领域,复查可以防止误诊,保障患者的安全。
复查常带有一种谨慎和认真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结果的负责。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对数据和文献进行复查,以确保我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复查”用于描述对过去的深刻反思:
岁月如梭,我复查过往的足迹, 每一页都刻着成长的痕迹。
视觉联想:想象一位医生在灯光下仔细复查X光片。 听觉联想:听到键盘敲击声,象征着编辑在电脑前复查文本。
在英语中,“复查”可以对应为“review”或“double-check”。在不同的文化中,复查的重要性普遍被认可,但其具体实践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复查是一个在多个领域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强调了再次检查的必要性,以确保质量和准确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复查”有助于我更精确地传达我的意图和态度。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查】
棍、杖之类。
【引证】
宋·佚名《张协状元》-懦弱底与它几下刀背,顽猾底与它一顿铁查。
放纵不拘礼度的人。
【引证】
《封氏闻见记》-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
【组词】
查语、 查谈、 查查胡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