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5:30
“作训”一词通常用于军事领域,指的是军事训练中的作战训练,即针对实际作战情况进行的训练活动。它包括战术演练、实战模拟、武器操作训练等,旨在提高军人的作战能力和应对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
“作训”一词源于军事术语,随着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细化。在古代,类似的训练可能被称为“操练”或“演武”,而现代则更强调实战性和科学性。
在**,军事文化深厚,“作训”作为军事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国家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手段,也是传承和弘扬军人精神的重要途径。
提到“作训”,我联想到的是纪律、坚韧和牺牲。这种联想源于对军人严格训练和无私奉献的敬意,同时也感受到他们面临的艰辛和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军事作训的经历,但我曾在军营参观时见证过士兵们的训练场景,那种严肃和专注的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训”:
烈日下的作训场,
汗水铸就钢铁墙。
每一声号令,
都是对忠诚的颂扬。
视觉上,“作训”让我想到整齐的队列、严肃的面孔和挥汗如雨的场景。听觉上,则是响亮的口令声、整齐的步伐声和训练器械的碰撞声。
在不同语言中,“作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概念在各国军事术语中都有体现,如英语中的“combat training”或“field training”。
“作训”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它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学*和了解“作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军事训练的严谨性和必要性,这对于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训,说教也。 、 《书·顾命》-大训。 、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 、 《国语·晋语》。注:“教也。”-是为明训。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训俭示康。
【组词】
训蒙、 训蒙教授、 训人、 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