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0:39
烟鬟雾鬓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烟雾缭绕的发髻和鬓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丽和飘逸,尤其是当头发被轻柔的风或雾气吹拂时,显得更加柔美和动人。
在文学作品中,烟鬟雾鬓 常用来描绘女性的美丽和温柔,尤其是在古典诗词和小说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女性美时,仍可作为一种优雅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和美学讨论中,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和讨论文学作品中的美学元素。
同义词:
反义词:
烟鬟雾鬓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唐宋诗词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和优雅,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丽常常与她们的头发联系在一起。烟鬟雾鬓**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描绘,强调了头发的柔美和飘逸。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了一种优雅和神秘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学中的美丽女子,以及她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柔美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诗词时遇到过这个词汇,它让我对诗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烟鬟雾鬓的她,
在湖边轻舞,如梦如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女子站在雾气缭绕的湖边,头发随风飘动,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增强这种优雅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对女性头发的赞美,但具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flowing hair”来形容类似的美丽和飘逸。
烟鬟雾鬓 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理想化。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鬟】
妇女的梳成环形的发卷。
【引证】
《说文》。郑珍注:“谓盘鬟如环。”-鬟,总发也。从髟(biāo),睘(qióng)声。 、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浑玉臂寒。 、 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风鬟雨鬓。
婢女。
【引证】
宋·梅尧臣《听文都知吹箫》-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
3.
【雾】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组词】
雾霭、 雾化、 雾沉沉、 雾合、 雾析、 雾岑、 雾会、 雾驳
比喻轻细的
【组词】
雾绡
4.
【鬓】
(形声。从髟(biāo),宾声。“髟”,意思是头发长。“髟”的字多与毛发有关。本义:颊发。两颊两旁近耳的头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鬓,颊发也。 、 《国语·晋语》-美鬓长大则贤。 、 《释名》-连发曰鬓。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鬓影、 鬓发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