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15
“拿云捉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试图抓住云彩和月亮,比喻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者形容人的志向高远,不切实际。
“拿云捉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超脱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不切实际的追求。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云彩常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的象征意义。因此,“拿云捉月”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梦幻和浪漫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丝无奈和讽刺。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追求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的人,以及他们对现实的逃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的创业计划,虽然充满激情,但缺乏可行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拿云捉月梦一场, 星河璀璨夜未央。 人间烟火虽温暖, 不及天边一抹光。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伸手试图触摸天边的云彩和月亮,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梦幻而遥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rainbows”,意指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
“拿云捉月”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认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到了今日,方知甥女有此拿云捉月之才能。
1.
【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水浒传》-手里拿串拍板。
【组词】
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4.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