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0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03:04
妒功忌能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嫉妒别人的功绩和才能。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因为别人的成就或能力而感到嫉妒和不满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妒功忌能 常常用来描绘负面人物的心理状态,如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嫉妒情绪。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研究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分析和讨论嫉妒心理。
妒功忌能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妒”和“忌”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嫉妒和忌惮。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人的负面心理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妒功忌能** 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合作。在现代社会,这种心态仍然被广泛讨论,尤其是在职场和教育环境中。
妒功忌能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不和谐和破坏性的行为。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以及对嫉妒心理的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因为妒功忌能而产生的冲突。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如果有人因为嫉妒他人的贡献而故意阻碍,这会严重影响团队的整体表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 妒功忌能 来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
月下独酌,心事重重,
妒功忌能,梦断长空。
妒功忌能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乌云密布的天空或阴森的森林。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低沉、压抑的旋律。
在英语中,妒功忌能 可以对应到 "envy" 和 "jealousy" 这两个词,但它们更侧重于情感的描述,而不是具体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嫉妒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妒功忌能 这个词汇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负面情绪和行为。了解和识别这种心态对于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复杂的心理状态。
况陈王好信谗言,妒功忌能,将军功高益危。
1.
【妒】
(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组词】
妒鳞、 妒女祠、 妒色、 妒妇
泛指忌妒别人。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
【组词】
妒害、 妒纷、 妒痴、 妒刻、 妒富愧贫、 妒敌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