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0:20
妒贤嫉能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嫉妒有才能和贤德的人。其中,“妒”指的是嫉妒,“贤”指的是有德行的人,“嫉”也是嫉妒的意思,“能”指的是有才能的人。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一种负面情绪,即对那些比自己更有德行或才能的人产生嫉妒心理。
在文学作品中,妒贤嫉能 常用来描绘那些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优秀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在职场或社交场合中对优秀同行的嫉妒情绪。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讨论嫉妒心理的成因和影响。
同义词:嫉贤妒能、妒能嫉贤、妒才嫉能 反义词:推崇备至、敬贤礼士
同义词在意义上与妒贤嫉能相似,但可能在语境或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反义词则表达了完全相反的态度,即对有才能和贤德的人表示尊敬和推崇。
妒贤嫉能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它直接由“妒”、“贤”、“嫉”、“能”四个字组成,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嫉妒心理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嫉妒情绪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推崇贤能是一种美德,而妒贤嫉能则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嫉妒而失去公正和道德的判断。
妒贤嫉能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心胸狭窄、不公正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它可能影响人们对于嫉妒心理的认知,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态度和行为。
在职场中,我曾目睹过因为妒贤嫉能而导致团队合作受阻的情况。这种情绪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破坏了团队的和谐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将妒贤嫉能 融入描述人性阴暗面的诗句中,如:“月下独酌,心事重重,妒贤嫉能,何日方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中因为妒贤嫉能而引发的权力斗争的画面。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紧张的旋律来表达这种负面情绪。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nvy the talented and virtuous" 或 "jealous of the capable and virtuous",虽然不如妒贤嫉能这个成语简洁有力,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妒贤嫉能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负面情绪,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警惕嫉妒心理,培养公正和包容的态度。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此人只怀~之心,但恐众豪杰势力相压。
1.
【妒】
(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组词】
妒鳞、 妒女祠、 妒色、 妒妇
泛指忌妒别人。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
【组词】
妒害、 妒纷、 妒痴、 妒刻、 妒富愧贫、 妒敌
2.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
3.
【嫉】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同本义。泛指忌妒。
【引证】
《广雅》-嫉,妒也。 、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 、
【组词】
嫉诬、 嫉病、 嫉心、 嫉毁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