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5:05
词汇“案记”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以下是对“案记”这一词汇的分析:
“案记”可以理解为“记录在案”的意思,即把某件事情或信息正式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或作为证据。
在法律、行政管理、教育等领域,“案记”可能被用来指代正式的记录或档案。例如,在法院中,案件的详细情况会被“案记”下来,形成案卷。
“案记”一词可能源自古代的文书工作,当时重要的信息和**都会被记录在案,形成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做法被保留并应用到现代的各种记录工作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文字和记录的历史悠久。因此,“案记”这一行为体现了对信息和历史的尊重。
“案记”给人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它暗示了责任和义务,以及对信息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填写表格或签署文件时遇到“案记”这一概念,它提醒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记录下来的信息。
在创作中,可以将“案记”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历史的见证或记忆的保存。例如,在小说中,主角的每一个重要决定都可以被“案记”下来,形成一个成长的故事线。
视觉上,“案记”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文件柜或档案室。听觉上,可能是翻阅纸张的声音或打字机的敲击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案记”的词汇,但类似的记录行为在各种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案记”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记录和保存信息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
1.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