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13:34
剿饷(jiǎo xiǎ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战争或军事行动中,为了补充军队的粮食和物资而征收的税款或物资。这个词汇通常与军事行动和财政政策相关联。
剿饷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描述古代战争时期的财政措施,如《三国演义》中可能提到为了对抗敌军而征收的剿饷。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或财政学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军饷、军费、军需 反义词:免税、减税
剿饷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剿”指的是剿灭或消灭,而“饷”指的是军队的粮食或薪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军事行动中的财政征收。
在**古代,剿饷是政府为了维持军队运作而采取的一种财政手段。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事化和中央集权的特点。
提到剿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增加民众负担的政策相关。
在历史研究或写作中,了解和使用剿饷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古代的军事和财政政策。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可以使用剿饷来描绘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如:“随着剿饷的征收,村庄的宁静被打破,百姓们开始筹划逃离。”
结合历史剧中的场景,如士兵征收粮食的画面,或是古代战鼓声,可以增强对剿饷这一概念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军事财政措施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实施方式,如欧洲历史中的“战争税”(war tax)。
剿饷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了解它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的军事和财政政策,也能够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提供丰富的语境和细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度。
1.
【剿】
(形声。从刀,巢声。本义:劳累,使辛勤劳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勦,劳也。从力,巢声。 、 《左传·昭公元年》-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 、 张衡《东京赋》-今公子苟好勦民以偷乐。 、 《左传·宣公十二年》-无及于郑而剿民,将焉用之?
2.
【饷】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餉,饟也。 、 《广韵》-餉,餉馈。 、 《说文》-饟,周人谓餉曰饟。 、 《尔雅》-饟,馈也。 、 《汉书·食货志下》-种饟粮食。 、 《汉书·严助传》-輓车奉饟者。 、 《后汉书·章帝纪》。注:“餉,粮也,古餉字。”-为雇耕佣,凭种餉。 、 前蜀·韦庄《纪村事》-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组词】
饷田、 饷人、 饷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