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1:26
剿灭:字面意思是指彻底消灭、歼灭。在军事或政治语境中,通常指通过武力或策略彻底摧毁敌人或反对势力,使其不复存在。
“剿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剿”字有讨伐、消灭的意思,“灭”字则直接表示消灭、毁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原始的军事和政治含义。
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剿灭”可能与战争、革命或政治清洗等**相关联,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冲突和斗争。
这个词通常带有负面情感,如恐惧、紧张和暴力。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政治的不公。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可能与历史学*或新闻报道中的某些**相关,如二战中的某些战役或现代的反恐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我们剿灭了黑暗,迎来了黎明。”
在英语中,“剿灭”可以对应为“exterminate”或“wipe out”,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词都带有强烈的消灭和终结的意味。
“剿灭”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化和个人情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复杂性。
1.
【剿】
(形声。从刀,巢声。本义:劳累,使辛勤劳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勦,劳也。从力,巢声。 、 《左传·昭公元年》-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 、 张衡《东京赋》-今公子苟好勦民以偷乐。 、 《左传·宣公十二年》-无及于郑而剿民,将焉用之?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