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44
“燕云十六州”是指古代的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的是位于今天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处的一片地区。这个词汇来源于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具体指的是后晋时期石敬瑭割让给契丹(辽国)的十六个州,这些州包括幽州(今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等。
在文学作品中,“燕云十六州”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屈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地理概念。
同义词:边疆失地、割让领土 反义词:收复失地、领土完整
“燕云十六州”这个词汇的词源直接关联到**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历史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其含义和使用范围相对固定。
在**文化中,“燕云十六州”常常被视为国家分裂和民族屈辱的象征。这个词汇在社会背景中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强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提到“燕云十六州”,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民族的坚韧。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在历史学*中,我曾深入研究过“燕云十六州”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这让我对**的历史地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燕云十六州,历史长河中的一抹哀愁,见证了民族的坚韧与复兴。”
结合历史地图和古代战争的音乐,可以更好地展现“燕云十六州”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云十六州”的概念,但类似的领土割让和历史变迁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充满历史深意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的历史地理,也激发我们对国家统一和历史记忆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词汇对于增强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至关重要。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4.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5.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同: 洲
【引证】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